世俗启蒙第二部分:定义特征

这是有关世俗宗教佛教的一系列文章中的第三篇。

  • 非信徒佛教徒谈到了远离宗教仪式对于禅修者可能是一件好事。
  • 追踪的工具将萨玛迪定义为持续注意力和内观,就像使用萨玛迪进行自我调查一样

今天,我想作为内观产生的一系列见解来说明启蒙之路(也称为觉醒)。 这条道路代表内观禅修者逐步地通过越来越令人不安的实现而导致相应的更多实践智慧。

这种智慧不是那种导致放弃社会,生活在山洞中并使头发长发的那种智慧(尽管您可以根据需要这样做)。 这也不意味着住在被书籍包围的象牙塔中。 乔达摩传授的智慧是切实可行的; 也有深深的讽刺意味。 随之而来的是坚韧的爱情,持久的友谊和富有同情心的幽默。

非宗教背景下的启示

启蒙是人们逐渐远离的主题。 它给宗教界和世俗冥想团体都带来不适感。 在第一组中,启蒙已经提升为一种超自然的壮举,使其显得遥不可及。 任何人都希望在这一生中务实地实现这一目标,这是在嘲笑教条。 在第二组中,“觉醒”被误解为一种迷信概念,没有认知或神经基础。

佛陀和他的追随者传统上认为,启蒙是一个确定的事件,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即过程的起点,中间和终点1。

启蒙有时被解释为无知终结 。 这意味着获得知识。 但是确切知道什么? 并非所有事情都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意思也不是积累有关行星或原子的信息或成为历史学家。 有无数的研究领域,冥想不是数据收集活动2。

早先,我将内观定义为反射性三摩地 (见上周的帖子),或三摩地自行打开。 使用持续关注来调查持续关注。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始方式,但是正如我提到的那样,当我们这样做时首先注意到的是,我们的注意力实际上并不是连续的。 每种新现象不断地进入和发展,进入我们的意识

在普通的三摩地中,我们试图忽略不连续性,并继续尝试建立稳定的注意力。 这种错觉可以很有效地加以培养,并有其自身的好处。 但是在内观中,我们不会试图控制任何出现的事物。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不连续性。 最终,反射型三摩地成为我们所有感官的意识。 现在活着的所有感觉-有意识的思想,听力,触觉,品味等等3。

我们采取与现代科学和哲学相同的务实观点,即在感官领域(体感加思想)所经历的是我们存在的总和。

现实是三个基础,它们构成了所有经验的基础(它们的“真实本性”)。 我们大多数人要么没有意识到,要么选择在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故意忽略这些方面。 通过冥想,我们不能再对它们保持清白,也不能继续忽略它们。 是我们不了解,或者我们拒绝接受这些基本方面,这是无知的结果,启蒙4结束了这一愚昧。

存在的三个标志

从孩提时代起,我们就被教导看诸如兴奋和愉悦,学习新技能或购买新玩具等相关事物作为持久幸福的源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来拥有这些东西,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然而,即使有了成人的知识和技能,幸福感还是短暂的。 祈祷,感恩练习或瑜伽体式消失后,我们的幸福感就会消失。 技能变得过时,或者我们的思想和身体不再能掌握它们。 物体腐烂。 即使它们是新的,我们也担心因盗窃或缺乏主意而失去它们。

从宇宙大到很小,例如我们皮肤上的瘙痒,所有事物的“真实本性”是它们出现然后消失。 在佛教的无常中 ,这种生与死的本质被称为存在的三大特征之一。

我们将幸福或快乐视为幸福的源泉,将幸福的丧失视为痛苦的源泉,但带给我们幸福的事物并非永久存在。 甚至幸福本身也是无常的。 如果我们在经历产生的过程中不直面这一点,那么每次逝世时,我们都会感到不满 。 不满,压力和痛苦是存在的第二个标志,它是由于我们对无常的事物的依恋而产生的,而这种事物是我们幸福的源泉。

当我们还认为一件可取之物的逝世是由于我们的某些失误或敌人的纵容而不是现实的自然特征时,这种痛苦达到了新的低点。 在这种错觉下,我们比以前更加努力地使下一次变得不同。

如果我能重新开始
一百万英里之外
我会保持自己
特伦特·雷兹诺(Trent Reznor)的歌词“ Hort”(歌词)/约翰尼·卡什(Johnny Cash)著名表演

这加剧了我们的压力和痛苦,因为我们使自己与现实背道而驰。 我们可能会统治他人以保护我们的物品,甚至是库存武器和金钱。 否则我们可能将仇恨转向内心并破坏我们的自我价值感。 这种更微妙的形式是当我们拒绝看到生活中的苦难。 “只对我说爱”。 在所有这些示例中,我们将生活分为我们可以容忍的部分和我们不容忍的部分。 这种分裂是人为的。 透彻了解这是必要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做出理性,关怀的选择。

佛陀向他的追随者发起挑战:说“我”,“我”或“我的”时要明白你的意思。

现在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在三摩地中,我们无法在我们的感官(思想和身体感觉)领域找到任何永久的,独立的事物来指向并说“这就是我”。 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发现事件不断变化,直到逝世56。

这种见解在佛教中被称为无自我 ,它是三个标记中的第三个(有时也引起了三个特征 )。 无自我是“自我”与“他人”之间所有二元性的终结。

经验就是一切

从理智上讲,存在的三个标志不是革命性的。 好吧,对我来说是他们,但毫无疑问,读者一直在点头。 小说家和诗人为他们写信。7.但是,当我们冥想时,我们通过感官接触这三个特征,而不仅仅是通过娱乐性思想在思想上。 我们体验他们。 这为我们的意识写了见解; 无论起初多么陌生,我们都会逐渐熟悉“自己”,而不是一个永久或独立的实体8。

观察内观轨迹的另一种方式是,我们正在逐渐地摆脱思维的束缚,将事物视为独立的实体,而是通过不断变化的相互联系的过程网实际体验现实(包括自己)。

在这种进展的特定时刻,特定的妄想二元性被永久侵蚀。9.根据直接的经验,这三个标记在意识流中的深入融合就产生了。 当这样做的时候,这被称为启蒙运动。

结论

启蒙或觉醒并不依赖于任何事实或哲学知识(归根结底只是更多的思想)。 它超出了图书馆和讲义的范围。 不管是道德主义还是神圣的天意,精神现象还是僧侣的祝福,都不需要信仰教义或外部实体。 它仅基于清楚地体验自己的思想和身体10。

现在有一天🙂

谈论启蒙的方法与人们为之奋斗的方法一样多。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只要稍稍忍耐和努力,它就可以实现。 但是,就像阅读木匠的手册不会教别人直截了当一样,阅读定义也不会教人清楚看。 我们自己必须努力。

进一步阅读

除了本文中嵌入的链接之外,请查看以下资源。

  • 在丹尼尔·英格拉姆(Daniel Ingram)的《 精通佛陀的核心教义》一书中,关于“觉醒的四个阶段”的信条是没有教条的,而且方式更为普遍,这与世俗宗教佛教有关。
  • 建议阅读一般掌握佛陀的核心教义。
  • 在bodhimonastery.org上可以找到关于启蒙的正式和更长的讨论。
  • 佩玛·卓德龙(PemaChödrön)在她关于人类的基本歧义的文章中谈到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