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习惯总是改不掉?原来成功改掉坏习惯的关键在于「忍一下」…!

不管你想不想承认,每个人多少都有一些坏习惯或怪癖,从生活习惯到商业职场相关。这些坏习惯不但可能已经行之有年,甚至“恶习难改”。

关于“习惯”,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要戒除“坏”习惯甚至比培养所谓的“好”习惯更艰难。例如,假期结束后,你发现要从放纵的休假惯性,拉紧发条切换到日常的工作模式有些困难。

这个现象可以依据美国南极心理学与商学教授温迪·伍德对心智的两种分类来解释:处理惯性的“ 习惯心智 ”容易被环境所点燃,并驾驭着思考认为的“ 必然心智 ”,而确实心智脱轨与离线的结果,即是我们又回复到旧的或坏的习惯。

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教授朱德森·布鲁尔从研究中发现,伴随强迫我们的大脑戒除坏习惯,不如加入一个“转折」,捣乱坏习惯回路的形成老年人成功戒除坏习惯。

大脑的前额皮质(prefrontal cortex)有意识地控制与改变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不该抽烟,帮助我们不暴食,但是当压力一来,前额皮质却是大脑里第一个离线的主题,所以我们又恢复到旧习惯。

正念训练的干预即是利用“ 觉醒 ”的力量,让我们更深层地对成瘾行为或坏习惯彻底丧失兴趣。“这也是正念训练的结合,让我们洞悉被这些行为绑架时我们所获得的是什么,从舒醒状态,生理层面觉醒过来,然后自然地舍弃这些行为。

「正念训练就是让我们无时无刻对发生在自己的身体心理上的事变得越来越兴趣,而这个朝向自身经验探索的意念,不单只是想尽快赶走不良嗜好而已 。」

不过,正念训练也不是证明人们可以神奇地一夜之间就戒除坏习惯,而是转换时间偏移,我们清楚看见我们行为的结果,而逐渐释放不良习惯,形成新行为。

「好奇心」的角色在于它点燃了推动探索自我经验的意念,使人们成为内在科学家,自然地从中得到乐趣与奖励,进入「 当下 」的境界 。有趣的是,原本被认为是有某种效果的「分心」,反而成为探索坏习惯经验的重要技巧,让人们有机会暂停受阻碍的思绪,而跳脱有害行为。

下次当你无聊想要滑手机或边开车边回简讯的冲动,甚至是在工作上萌生拖延或放空的想法,不妨碍尝试这个正念训练的技巧, 观察自己当下的内在冲动与感受,并抱持好奇心去探索此刻发生的内心活动 ,感受随之而来的喜悦与趣味,你将有机会从如鬼打墙般的习惯中出走。

“然后别忘记重复。” Brewer教授微笑着说。


撰稿:廖庭玮


最初发布于 tedxtaipei.com